早期鼻咽癌病徵、初期症狀其實很常見,我們卻未曾留意?| Take2 Health
24/06/2022
專業醫護資訊

【共享醫識】請問醫生#2——早期鼻咽癌病徵其實很常見,我們卻未曾留意?

大家身體有不適時,第一時間會怎樣應對呢?如果只是傷風、頭痛,我們或選擇服用成藥解決,但原來鼻咽癌是香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¹,其成因複雜,暫時仍未被完全明瞭;而且它的部分早期病徵竟然和其中一個都市病十分相似?立刻看看耳鼻喉專科林傳廣醫生的詳細解答吧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問:請問醫生,鼻咽癌的成因是甚麼?我們可以透過留意鼻咽癌病徵做自我檢測嗎?

香港人的鼻咽癌發病率偏高

答:鼻咽癌是源自鼻咽「上皮細胞」 (epithelial cells) 的一種惡性腫瘤,在香港多屬「未分化的非角化性鱗狀細胞癌」 (Undifferentiated, non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) ²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2018 數字,全球接近八成半的鼻咽癌患者來自亞洲,其中又以居住在中國南方,特別是華南沿岸地區的人(如:廣東、福建、珠海、香港)佔最多數,故又名「廣東癌」。香港人的鼻咽癌發病率偏高,是全球平均的 5 至 6 倍³˒⁴,它更屬本港 20 至 44 歲男士的頭號癌症⁵,但在世界其他地區則屬罕見癌症。

鼻咽癌的成因

鼻咽癌的成因眾多,醫學界現時仍未完全了解,有研究發現 EB 病毒 (Epstein-Barr Virus) 感染與鼻咽癌有密切關係;但是,此病毒在世界各地和香港都十分普遍,香港絕大部分的成年人在少年時已接觸過這病毒,所以感染 EB 病毒並不一定代表患上鼻咽癌¹。此外,家族遺傳和食用煙燻、醃製食品亦是鼻咽癌的成因之一。

早期鼻咽癌的病徵

由於鼻咽位置相當隱蔽,初期的腫瘤很難被發現;而且部分早期鼻咽癌的病徵,如鼻塞、耳鳴、鼻涕或唾液帶血絲等,和感冒、鼻敏感非常相似,大眾或很難判斷疾病起因,因此一旦持續出現病徵,應儘快求醫。

新式早期鼻咽癌篩查

現時,我們可透過抽取血液樣本作檢驗鼻咽癌。市面上新式的早期鼻咽癌篩查,透過應用次世代 DNA 測序技術,大大提高了測試的靈敏度和減低出現假陽性的機率,給予大眾一個更準確可靠的選擇。

當聽到癌症,我們一般都認為是不治之症,鼻咽癌也不例外。其實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,早期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高於九成⁶,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積極關注身體發出的警號;當病徵出現時,及早求醫和檢查,即使不幸患病亦可儘早治療,治癒機會自然更高。


引用資料:

1 鼻咽癌:及早察覺、徵狀、放射及化學治療. Hong Kong Anti-Cancer Society, April 2021, https://www.hkacs.org.hk/ufiles/NasopharyngealCarcinoma.pdf

2 Overview of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of 2019. Hong Kong Hospital Authority, October 2021.

3 “Nasopharyngeal Cancer.”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, Department of Health,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, 2021, www.chp.gov.hk/en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54.html, accessed 23 July 2021.

4 Bray, F., et al. “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: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.” CA: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, vol. 68, no. 6, 2018, pp. 394-424.

5 Overview of Hong Kong Cancer Statistics of 2018. Hong Kong Hospital Authority, October 2020.

6 Chan, K. C. Allen, et al. “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–Barr Virus DNA to Screen for Nasopharyngeal Cancer.”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vol. 377, no. 6, 2017, pp. 513–22.


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不能作診症用途或取代任何臨床醫療意見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你的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查詢,切勿延誤治療。

post background
更多健康及專業醫護資訊
Logo

關注我們
©2023 Take2 Health 版權所有
私隱政策網站使用條款個人資料收集聲明
繁/简/EN